您当前的位置:巩义市方锐机械厂 > 公司新闻 > 正文公司新闻
米线加工设备的后处理工艺:从“人工分拣”到“全流程智能管控”
来源:巩义市方锐机械厂 作者:Admin 日期:25-10-05 浏览:
后处理(冷却、切割、老化、松丝)决定米线的“储存稳定性、食用体验”,传统工艺依赖“人工翻晾、凭眼定长切割”,效率低且易出错。智能化米线设备通过“环境控制+准确执行”,实现后处理的“无人化、标准化”:
1.冷却老化智能控温控湿
冷却环节:多层网带风冷机搭载“温湿度传感器”,实时监测冷却区温度与湿度,若环境湿度超标(易导致米线粘连),自动开启除潮湿装置;若温度过低(冷却过慢影响产能),则提升风机转速,确保冷却时间稳定在3-5分钟,避免人工调整风机的随机性;
老化环节:恒温恒湿老化房通过PLC预设“大米米线老化2小时、荞麦米线老化4小时"等工艺模板,传感器实时反馈环境参数,系统自动调节加热管、加湿器,确保每批次米线老化程度一致,韧性达标。
2.切割松丝准确化执行
切割环节:伺服电机+光电编码器实现“定长切割”,误差≤±2mm,支持10-30cm不同长度预设,若检测到米线输送速度波动,系统自动同步降低切割频率,避免“长短不一”;
松丝环节:高频振动松丝机搭载“振动频率传感器”,若检测到米线粘连(振动电流升高),自动提升振动频率(从50Hz升至60Hz),同时调整网带输送角度,确保松丝率≥98,无需人工辅助分离。
上一篇:米线加工设备干燥工艺的核心价值
下一篇:米线加工机的发展趋势分析
相关产品
推荐资讯